冷水江市中連鄉污染地塊治理修復工程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及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環法[2006]28號文《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的相關規定,將《冷水江市中連鄉污染地塊治理修復工程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有關事宜公告如下:
一、項目名稱:冷水江市中連鄉污染地塊治理修復工程
二、建設性質:新建
三、建設范圍:冷水江市中連鄉
四、項目總投資:2958.27萬元
五、項目概況:
冷水江市錫礦山地區環境污染綜合治理工程建設指揮部對擬建的婁底大道(冷新段)兩側中連鄉污染土壤進行修復,采用異位化學鈍化法進行修復,土壤修復面積172.7畝,修復污染深度1m,需修復的土方量為115000m3。
六、建設項目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1、廢水:生活廢水、生產廢水、沖洗廢水
2、廢氣: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排放的廢氣,以及施工期間的粉塵與揚塵。
3、噪聲:施工材料運輸、開挖、回填等過程產生的噪聲。
4、固體廢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
5、水土流失:施工過程中會使部分土壤裸露。遇雨時,尤其是暴雨時,將會造成水土流失。
七、建設單位預防或減緩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1、廢水:項目產生的施工廢水通過沉淀處理后回用;工作人員使用旱廁,定期清淘作農肥;部分生活廢水經沉淀處理后用于灑水降塵,不外排。
2、廢氣:為減輕對大氣環境的污染,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對施工現場進行合理化管理,采取分區作業形式,對施工區設圍欄或部分圍欄及灑水除塵,縮小揚塵擴散范圍,并當風速過大時,停止施工。運輸車輛采取環保洗車,并加蓋篷布布,防治運輸中灑落。
3、噪聲:盡量控制強噪聲源機械或車輛禁止在夜間(22:00~06:00)施工作業,并且對機械和車輛采取各種降噪聲、減振。
4、固體廢物:建筑垃圾進行綜合利用;生活垃圾直接運轉至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進行填埋。
5、水土流失:為防止水土流失,建設單位開挖周圍設置排水溝,設臨時排洪溝,開挖地覆蓋防水雨布,采取相應的水土保持措施。
八、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本項目是冷水江市重金屬污染治理項目中歷史遺留固廢治理項目之一,符合冷水江市重金屬污染治理、解決歷史遺留固廢的總體要求。項目實施后,能夠有效降解土壤中的重金屬含量,對中連鄉生態恢復有著積極的意義,在全面落實各項污染防治措施及風險防范措施的前提下,項目實施所帶來的二次污染影響及風險影響均較小。從環境保護角度,項目建設是可行的。
九、查閱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方式和期限
本項目公示時間為本公告發布之日起10個工作日。如有需要,公眾可通過電話、信函、電子郵件的方式,向環評單位索取查閱。
十、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和主要事項
公眾對本項目的意見和看法,請通過電子郵件、信函、傳真的方式轉給我們,同時請附上你的聯系方式,以便我們進一步溝通和回復。
主要征求公眾的意見如下所示:
① 對建設項目采取的環保措施有何意見和建議。
② 對環境影響報告書結論有何意見。
③ 對項目建設環境保護方面的其他意見。
④對建設本項目的態度如何。
十一、聯系方式
建設單位:冷水江市錫礦山地區環境污染綜合治理工程建設指揮部
聯系地址:冷水江市體育西路環境保護局
聯系人及電話: 代枝興 13469485288
2、環評單位:湖南鑫創咨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聯系地址:婁底市大科街道環保局309
聯系人及電話: 蘇工 0738-6778981
郵編和傳真:417000 0738-8285055
Email:563595874@qq.com
冷水江市錫礦山地區環境污染綜合治理工程建設指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