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5月2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我國已進入必須依靠創新驅動發展的新階段,推動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需要創業投資的助力和催化。改革政府投入方式,更好發揮中央財政引導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帶動投資,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處于成長期的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這對激勵創新創業、擴大社會就業、促進創新型經濟加快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對湖南省而言,如何借助全面深化改革東風,加速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騰飛,成為一道重要課題。究竟如何讓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如何用有限的資本創造無限的科技效益,更好地服務經濟發展,或許,從湖南高新創投的發展模式中,我們能悟出經驗和方法。
得益于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見,2007年,湖南高新創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正式擔當起加速推進湖南省新型工業化進程的重任。
從注冊資本5億元到20億元,到如今,4家投資企業上市,累計設立產業投資基金41支,總規模超過200億元。7年的崢嶸歲月中,湖南高新創投奮力撬動資本杠桿,讓財政資金真正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發揮基金募集“杠桿效應”,為高新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大輸血”
2013年,湖南省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13736.5億元,同比增長20.4%;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3989.3億元,同比增長21.4%。2012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達2288.21億元,增速為20.6%。兩者成為拉動湖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
然而深層次看,湖南省高新技術及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其實大多處于價值鏈的中低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產品少,產業研發投入不夠,科技成果轉化率和產業化率不高,迫切需要提速增質。
如何有效地提速增質?資金是一劑強心針。必須充分放大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功能,引導撬動更為雄厚的社會資本無疑是破解高新技術產創業融資難、成果轉化難題的有效法寶。
對此,湖南高新創投通過基金募集的“杠桿效應”迅速放大財政資金效能。截至目前,高新創投累計設立了41支股權投資基金,總規模超過200億元。其受托管理的湖南省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對15家創投企業承諾出資6.2億元,帶動社會出資42.4億元,實現近9倍杠桿效應。通過旗下基金出資4200萬元,向社會融通6.47億元,對湘電新能源投資6.89億元,放大倍數達17倍,首開湖南結構化融資模式進行股權投資的先河。
通過對公共財政資金市場化運作,發揮基金募集“杠桿效應”,湖南高新創投使得財政資金持續滾動放大,提升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能,及時有效地為高新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大輸血”。
實現科技與資本的有效融合,促成多項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
如果沒有“天使”的降臨,長沙安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市場開拓不會這么順利。安迪生物科技的“天使”,是湖南高新創投聯合發起設立的湖南高新麓谷天使基金,2012年,該基金以“全國首支由政府參與的天使基金”身份設立,總規模1.51億元。成立當年,天使基金便投300萬元到安迪生物科技參股,為其發展注入新的“血液”。
2013年,湖南高新創投再度出手,在省財政廳和省科技廳支持下,發起設立湖南科技成果轉化企業投資基金,總規模3億元。這兩只基金專注于全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重點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發展,旨在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政策導向作用,形成政府引導、社會廣泛參與協同支持科技成果轉化的新格局。
自成立以來,湖南高新創投便一直積極推動高新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目前已在先進制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術領域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累計投資了60余個項目,總投資45億余元,其中直接投資15.4億余元,聯合旗下基金投資30億元,并引導創投同行和社會資本跟進投資近110億元,支持人類干細胞應用、、清潔能源技術、電動汽車技術、兩型住宅技術和3D打印技術等210余項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帶動社會就業5萬余人。
湖南高新創投直接投資及旗下基金投資的項目中,超半數成功入選湖南“四千工程”重點企業名單,投資的企業中90%以上為高新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
做大做強創投平臺,發揮在資本市場的重要抓手作用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動下,湖南省創業股權投資行業方興未艾。以湖南高新創投等為代表的股權投資機構展現了強勁的發展勢頭,已成為湖南省資本市場的一支生力軍。湖南通過高新創投集團創新財政資金管理的成功實踐,受到社會各界關注,廣東、湖北、新疆等十多個省市專門來湘調研交流,學習借鑒湖南經驗。新華社等權威媒體大篇幅介紹創新財政投入方式的湖南模式,并印發在《國內動態清樣》。這一成功經驗,目前正在全國廣泛推廣。
再接再厲,搶抓機遇,乘勢而上,這是智者的一貫作風。湖南高新創投早已啟動新一輪謀劃。
“在當前形勢下,特別是創投產業鏈的兩端,即融資和退出,需要進一步延伸、做實,以提升創投機構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湖南省股權投資協會會長、湖南高新創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明介紹,公司必須抓住機遇,不怡時機延伸創投產業鏈,一方面利用國資的優勢,進入融資領域,以保障投資鏈,實現融資形式的多元化。2014年3月成功發行全國首只創投債券(14高新創投債),募資4.1億元。另一方面拓展股權交易業務,以擺脫對IPO(首次公開募股)“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依賴。著力打造以創業投資為核心,覆蓋融資擔保、股權交易、投資管理和資產經營在內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努力為湖南省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同時我們也期待地方政府能盡快出臺有益于資本市場發展的細則。”黃明說,今年5月9日出臺的新“國九條”明確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結構合理、功能完善、規范透明、穩健高效、開放包容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這對構建湖南省多層次資本市場意義重大。期待政府部門加大對公共財政支出方式的創新力度,加強對創投行業的政策引導,做大做強創業投資平臺,發揮其在資本市場的引領帶動和重要抓手作用,進而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服務湖南省經濟社會發展。